建設單位 | 西安凱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地理位置 | 西安高陵區 | ||||
項目名稱 | 高效節能納米貴金屬催化材料制備及循環利用綠色關鍵技術開發項目 | 聯系人 | 耿克偉 | ||||
項目類別 | 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 報告完成時間 | 2019.6.21 | ||||
項目簡介 | |||||||
西安凱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報告中簡稱“企業”)的前身為西安凱立化工有限公司,是由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控股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于2002年3月。主要從事貴金屬催化劑、貴金屬化合物、貴金屬超細和納米粉末、貴金屬回收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已研制開發出幾十種貴金屬催化劑,主要包括鉑炭、鈀炭、釕炭、銠炭、銀炭、銥炭、氧化物和陶瓷材料載貴金屬催化劑、有機材料載貴金屬催化劑、無機鹽載貴金屬催化劑、貴金屬均相催化劑以及氣體凈化催化劑、催化燃燒催化劑等,并可以生產50多種貴金屬化合物和十多種貴金屬超細粉末和納米粉末。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化學工業、核工業、能源工業、材料工業、電子工業、軍工、環境保護等許多領域。 目前,企業具有先進的廢催化劑可控焚燒技術及金屬提純技術,根據市場需求及企業發展規劃,企業擴大現有廢催化劑回收生產線生產能力,并針對回收所得的貴金屬進行開發利用,建設西安凱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節能納米貴金屬催化材料制備及循環利用綠色關鍵技術開發項目(本報告中簡稱“本項目”)。 西安凱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節能納米貴金屬催化材料制備及循環利用綠色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工業園,改擴建項目,建設投資11000萬元,生產規模:改擴建后達到年產高效節能納米貴金屬催化劑300噸,年綜合利用廢催化劑資源300噸的能力(回收4.7t/a貴金屬(鈀、鉑、釕等)和0.3t/a貴金屬化合物)。 | |||||||
現場調查人員 | 魏博、李文星 | 現場調查時間 | 2019.2.21 | 建設單位陪同人 | 耿克偉 | ||
現場采樣人員 | 劉濤、成星星、代婷 | 現場采樣時間 | 2019.2.26-28 | 建設單位陪同人 | 耿克偉 | ||
檢測人員 | 楊瓊、代婷、武潔梅 | 檢測時間 | 2019.2.28-3.6 | ||||
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粉塵、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氨、過氧化氫、臭氧、硫化氫、氯化氫、甲醇、丙酮、甲酸、乙酸、四氫呋喃、噪聲、高溫。 | ||||||
檢測結果 | 均未超出限值要求。 | ||||||
評價結論及建議 | 本項目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 1、補充措施 ⑴本項目回收間設置鹽酸和雙氧水加料罐,應設置圍堰或者外部防護層。 ⑵本項目焚燒間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易燃易爆的天然氣,應將焚燒間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與事故通風設施進行聯鎖。 ⑶在廠區顯著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的通知》原安監總廳安健〔2014〕111號第十六條,“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告知卡。”本項目主要涉及可引起急性中毒的甲苯和硝酸、氨,應在化學試劑1號庫設置甲苯告知卡。 ⑷完善廠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的設置。 ⑸應加強對焚燒間天然氣泄漏事故的預防,落實檢測報警器、機械通風等設施的設置及安全聯鎖。 2、建議 ⑴進入反應釜、污水池等有限空間作業時按照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要求進行,應按程序辦理相關手續,檢測合格后方能作業。 ⑵完善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的制定,重點針對廢水處理站卸料作業、回收車間投料作業、化學試劑物料搬運和進入反應釜、污水池內作業等環節制定詳細的職業衛生操作規程,重點監管。 ⑶本項目沿用原有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建議根據本項目實際情況較原有生產線的變化,對各管理制度進行相應的修訂及細化。 ⑷項目建成后企業應按《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安監總局令〔2012〕48號)規定,向相關部門進行職業病危害的申報。 ⑸本項目職業病事故應急預案應按照本項目實際進行細化、修訂,并制定針對突發天然氣、化學品泄漏的應急救援預案。定期對預案進行演練。 ⑹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的通知》安監總廳安健〔2013〕171號文要求,逐步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 ⑺建議在夏季補測焚燒間高溫。 ⑻公司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每三年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現狀評價。 ⑼企業應對外委人員承擔相應的職業衛生的管理責任,如配備職業病防護設施,并對職業健康檢查情況的監督。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通過審查 |